传真:0534-5545888
手机:13395343281
邮箱:sdjths@163.com
地址: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56号
近年来,汽车制造业在配置上的一些细微变化悄然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。曾经作为车辆标准配备的备胎,如今在不少新车型中难觅踪影。这一现象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行业逻辑与消费趋势呢?
首要原因主要在于成本控制。汽车制造商在生产每一辆车时,都必须精打细算,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节省成本。备胎及其配套工具,如千斤顶和轮胎扳手,虽然单个成本不高,但累积起来却相当可观。尤其对于年产量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辆的汽车企业而言,这部分开支不容忽视。因此,为了更好的提高整车的性价比,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优势,不少车企决定取消备胎这一“高成本低收益”的配置。
备胎的取消也为车辆的空间利用和油耗表现带来了积极影响。备胎体积较大,占据了车内宝贵的空间。特别是对于追求空间最大化的SUV和MPV车型,取消备胎后,后备箱容积明显地增加,无论是家庭出游还是搬家拉货,都更方便快捷。同时,备胎的重量也不容忽视,取消后车辆自重减轻,有助于降低油耗。在当前油价波动频繁的背景下,这一变化对车主而言无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好。
技术进步也是备胎逐渐“下岗”的重要原因。随着道路状况的不断改善和汽车技术的快速的提升,胎压监测系统已成为新车的标配。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轮胎气压,一经发现异常便立即发出警报,提醒车主立即处理,从而有效预防轮胎故障的发生。防爆胎技术的普及也使得备胎的重要性逐步降低。即使轮胎被尖锐物体刺穿,也能以较低的速度继续行驶一段距离,为车主提供足够的时间前往维修店。
在新能源车领域,备胎的“失宠”更为彻底。由于新能源汽车内部空间紧张,电池组、电机等核心部件占据了大量空间,实在难以腾出位置给备胎。同时,备胎的存在会增加车辆重量,进而影响续航里程。因此,为提升新能源车的续航表现,车企纷纷选择舍弃备胎。
尽管新车取消备胎有着诸多合理因素,但对于车主而言,这一变化仍带来了一定的心理不安。万一在路上轮胎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怎么办?其实,车主们无需过于担心。如今,不少车辆会随车配备补胎液和充气泵,对于小的扎胎漏气情况,车主自己动手就能轻松解决。如果问题非常严重,车主还能联系保险公司或4S店提供的免费拖车服务,将车辆拖至维修店进行维修。
当然,对于经常前往偏远地区或进行越野活动的车主而言,自己备一个备胎仍然是一个更为稳妥的选择。毕竟,在关键时刻,备胎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,为车主提供一份额外的安心保障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